在日前召開的2018中國暖通空調產業發展峰會上,來自主辦方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楊潔以《周期調整中的需求變化與結構平衡》為題發表了演講,作為一年一度的主題發布,一如既往受到了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以下是演講內容的實錄分享: 產業在線
去年我分享的主題是新周期下的產業趨勢和產業特點,提出了對整個暖通空調產業持長期樂觀判斷的觀點。現在看,在所有的產品里面,除空氣源熱泵因為受政策力度減緩的影響而大幅回調以外,其他產品和我們的預測是一致的。
以家用空調為例,產業在線監測數據顯示,2018冷年整體產銷規模突破了1.5億臺,內銷是9751萬臺,增長了19%。從全年累計來看整個行業是正增長,但是分月度看,從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整體的增長幅度一直是收窄的,趨勢非常明顯。
而根據2018年7月份的數據,三大產品中空氣源熱泵下降了30%,家用空調下降了5%,商用空調停滯不前。從季節特征上可以看到行業承壓和短期調整的信號非常明顯。本次會上與大家分享的主題還是從周期上看行業發展,不過這次著重是看周期調整中的需求變化和結構平衡。
主要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是周期調整以及背后的原因和支撐因素,第二是關注長周期的需求變化,第三是從多方熱點中尋求結構平衡。
周期調整
——看行業發展,首先要理清周期調整背后的原因和支撐因素
經濟周期:今年旺季的空調銷售體現出的是市場購買力不強,需求乏力。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可以看到,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和購買力從2017年3月到2018年7月增速在下降。2018上半年整體居民收支狀況,首先是增速緩慢,完全低于GDP增長;其次是農村市場的收支增速要遠遠大于城鎮,反方向體現了三四級市場的快速增長,城鎮的增長只有4.7%,因為這一群體的貸款壓力太大了。
貸款投向: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貸款投向統計,2018年二季度末的時候整體住房貸款達到了23.84萬億元。2017年底是21.86萬億,住房貸款和存款的比例是62%,2012年是39%,短短幾年間人均負債的增長已經大大地限制了我們的消費。另外,除了住房貸款,消費還包括一二線城市高企的房租,包括不斷增長的教育和醫療支出等,這些都降低了我們對整體消費的信心。
房產周期:對比空調和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的走勢,可以得出房地產業對空調行業發展的影響是強關聯、略滯后,大概是滯后一年。所以按照2017年7月房地產銷售面積增長12.7%這個數據推移一年的周期,對2018年的判斷是增長超過10%,家用空調7月實際內銷出貨是16%。而2017最終全年房地產增長只到了7%,到今年7月份僅為4%,如果要符合正相關的周期性因素,后面回調的可能性非常大。
庫存周期:空調行業發展和庫存周期密切有關。從銷售端看,2018年空調內銷出貨是9751萬臺,而終端的實際需求是8645萬臺,2018年庫存新增了大約1000萬臺。對比去年8344萬臺的規模,實際上終端的零售增長并不高。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是來自于三級以下市場,但是三級以下市場的體量相對較少。現在的庫存已經逼近歷史高點,因此,新冷年家用空調回調去庫存的概率非常高。
政策周期:在目前,政策對空氣源熱泵行業的影響最大,對比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規劃目標,可以發現新一年這個目標規劃更加務實和可行,以前市里和省里統計的目標數經常是差異很大,2018年基本趨于一致了。從當前各地的規劃目標來看,空氣源熱泵戶式采暖今年肯定是大幅度的下滑。
貿易形勢:政策因素之外,還有貿易形勢的影響,我們統計了各細分產品對外依存度和對美貿易值的關系,家用空調的對外依存度是23.5%,商用空調是10%,其中出口美國就更低了,因此貿易戰對制造業最直接的影響并不顯著。但是也不能單純從數據上看,還要考慮一些關聯的影響,比如說心理因素。
需求變化
——在關注短周期調整的同時,對于整體判斷,我們應該更關注長周期需求的變化
市場多極化:消費市場的多極化是首先要關注的,我們現在的市場層級已經分到了六級。今年上半年線上空調市場的增長是41%,其中三級以下市場是主要增長動力,六級市場增長已經超過了300%。這個增長從另外一個層面體現了拼多多為什么有那么大的發展,他的消費者有57%是三級以下用戶,拼多多實際上就是通過拼團模式建立了低價商品和低消費人群的配對,滿足了這一部分市場的需求。因此,面對真實的市場需求,企業既要維護品牌形象,同時也要思考市場多極化以后,這一部分人的需求怎樣去滿足。
消費年輕化:從消費者年齡層面看,線上和線下的數據趨勢是完全一致的,目前在購買空調的人群中,80后和90后占比已經超過了八成,其中男性占比66%,他們普遍更關注產品性能和便捷性,對外觀的追求是極簡。
應用多元化:在應用領域方面,應該多關注來自工商業市場的機會,以空氣源熱泵為例,戶式采暖大幅下降,但是此消彼漲,受煤改鍋爐等政策推動,商用采暖市場在快速成長,是未來行業發展的一大機遇。烘干領域也連續三年保持了高速增長,烘干有個特點,使用的不是單個產品,而是成套的設備,可以創造更高的附加值。
取暖加速化:從2012-2017年中國獨立供暖細分產品內銷出貨規模與成長性對比看,在采暖需求里,壁掛爐和空氣源熱泵是最主流的產品,占比達到90%。在政策市之后,行業的關注點應該回到可持續發展的南方采暖市場。以上海為例,壁掛爐和多聯機已經成為了中產階級住宅的標準配置,2017年,燃氣壁掛爐同比增長118%,他們對采暖的需求是很大的。在武漢市場,最近空氣源熱泵兩聯供產品三個月的銷售是之前全年銷售的三倍。
所以,南方區域的零售市場是我們應該持續關注的,在這個市場上,壁掛爐和空氣源熱泵可能存在競爭或者是滲透關系,但更多是通過它們差異化的優勢來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壁掛爐更加便捷,空氣源熱泵節能優勢突出。分區域看,壁掛爐更適合一二級城市,而空氣源熱泵在三四級市場有著核心優勢。從功能組合上看,壁掛爐和熱水的組合,空氣源熱泵和制冷需求的組合,可以實現產品價值的最大化。
住宅精裝化:住宅精裝修的發展是一個趨勢,2013年以來住宅精裝修的比例不斷擴大,在擴大過程中帶來了兩個變化:一是整個銷售體系還有銷售客戶都在發生變化,從單純的零售渠道轉向與房地產戰略合作,這是合作方式和戰略上的轉移。另外,住宅精裝化實際上是推進了全屋產品的系列化布局,很多企業現在都在集合空氣類產品,對包括家庭中央采暖、凈水新風、空氣凈化等一系列產品進行組合銷售,這是在需求帶動下的銷售策略和銷售模式的轉變。
結構平衡
——抓住技術、產品、品牌、供需等不同層面的新亮點,重塑行業整體結構平衡
能效結構:產業在線受標準化研究院委托,持續幾年對整體暖通空調產品的能效結構進行了監控。從2017年的數據來看,不同的產品能效結構差異非常大,這與產品本身的價格和定位相關,多聯機一級能效占比99%,因為產品本身就是高端定位;另外就是變頻空調一級能效占比較高。
變頻結構:對比所有產品的變頻結構比例,差別非常大,多聯機接近百分百,熱泵采暖達到了50%,家用空調43%,如果僅指內銷,家用空調比例還要更高。其中熱泵采暖增長最快,規模成長性達到了387%。變頻的發展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一是政策,未來我們要關注定變頻能效的合并,還有采暖對變頻的訴求,還有商用采暖的一些需求對變頻的促進。二是企業引領,變頻的發展受制于整個供應鏈的資源,壓縮機等核心組件的配套供給制約了當前變頻產品的擴容。
冷媒結構:從當前壓縮機的冷媒結構上來看,R22和R401A是最常使用的,渦旋壓縮機中這兩者的占比達到98%。其中的R401A在轉子壓縮機上的用量非常高。
渠道結構:2014年以來線上比例出現快速增長,但是2018年增長速度下降了。與此同時渠道出現了很大變革,開始回歸渠道的本質。渠道是鏈接產品和消費者的通路和橋梁,最終目標是如何提高效率、提升用戶的感受。在渠道的重構過程中,我們認為應該對原有渠道要有一定的敬重,怎樣去給傳統賦能,讓全渠道都受益,而不是單純的去取代,這是整個渠道變革的一個核心,所有渠道最終要實現一個協同和融合。
競爭格局:家用空調、商用空調和空氣源熱泵三個產品,在2008到2012年的時候,頭部企業的競爭格局變化非常顯著,家用空調TOP5的占比從59%攀升到了73%,但之后基本是頭部企業繼續鞏固壟斷地位,擴容的比例非常小。因此,這期間主要是中小企業在不斷發展。從市場的多層級、平臺的多樣化,還有政策的刺激來看,暖通空調產業規模的紅利,很多都釋放給了中小企業。2018年如果進入調整期,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形勢相對更嚴峻。
供需格局:在供需格局里面,我們把所有的空調、熱泵和所用壓縮機數量進行了一個對比,進口減去出口,中國壓縮機2017年的表關消費量是1.7個億。而統計所有需要方的數據,包括除濕機和干衣機,加之售后維修市場的用量,最終的需求量是1.64個億。如此來看,我們在總量的供給方面基本上是平衡的。所謂的不平衡可能在于季節性的不平衡、企業間的不平衡以及產品之間的不平衡。其中,變頻供給是比較緊張的,定頻相對寬松。不過這兩年行業一直在加速擴產能,從產業在線最新統計的產能情況看,僅轉子壓縮機已經達到了2.4個億。如果產業要保持可持續健康成長,在供需角度上需要保持一定的平衡。
發展預測
——行業進入周期性調整,不同產品間面臨著差異化的挑戰和機遇
總體而言,我們認為整體行業進入了一個周期性調整的階段,2018到2019年這個區間,行業環境整體形勢比較嚴峻,不同產品間正面臨著一些差異化的挑戰和機遇。分產品來看:
家用空調:2019冷年銷售出貨將出現回調,終端還會保持一個平穩的增長。行業面臨較大的庫存壓力,去庫存將成為重點,也不排除價格競爭的可能。內銷渠道變革會加速,三級市場繼續下沉,新模式有機遇、有挑戰。
商用空調:工裝市場重現活力,更新改造市場促進規模增長。渠道方面一二級市場穩定,重點要關注三四級市場的增長,特別是西南市場。同時還需要警惕存在庫存風險的單元機和家庭多聯機。
中央空調:發展一直相對平穩,可利用市場需求實現自身規模的穩定增長,需要重點關注數據中心,區域供熱等細分領域。從技術發展角度上,能量的擴展,變頻技術的提升,還有磁懸浮技術的發展,都是中央空調市場上的技術發展方向。
熱泵和壁掛爐:隨著政策力度減緩,規模將有所回調,從政策方面考慮需要關注戶式采暖、工程采暖,還有熱風機產品的市場機會。同時要從長遠的角度需要考慮怎么積極布局,開拓南方采暖市場,以減少對政策的依賴。
綜上所述,雖然說短期進入了一個周期性的調整,但是我們對暖通空調產業的中長期發展依舊持樂觀的預期。面對未來,相信各位同仁會堅持以用戶需求為核心,在存量市場結構平衡的基礎上去追求質的卓越,共同迎接暖通空調產業的新一輪發展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