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5日上午舉行的2019中國暖通空調產業主題峰會上,產業在線董事長楊潔女士以《從全景視角看產業周期特征與發展趨勢》為題做了主題演講。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從全景的視角對整個冷暖產業一個概括性的介紹;第二是站在十年的周期去對比來看整個行業的特征是什么樣子,趨勢是什么樣子;第三部分是對細分行業的簡單預測和判斷,把握未來的發展機遇和風險。
全景格局
前兩天我在網絡上看到一個流行語"我太難了",覺得特別能反映我們產業當前的感受,我想整個艱難的程度和你站在整個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的感受是不一樣的,也和企業在這個行業里面的競爭位置也是不一樣的,首先從產業全景開始介紹。
【產業全景】大體量家用市場面臨調整壓力,工商用多元驅動持續穩定增長
根據整個產品和整個應用的情況,我們把整個冷暖空調行業分成了九類細分行業:家用空調、商用空調、工業空調,商用制冷、家用制冷和工業制冷,熱泵熱水、熱泵采暖和熱泵風干。九大行業總量總體規模已經超過了6200億元,同比增速下降了1.9%。這是一個非常高度市場化的、大體量的市場,同時,調整的壓力和趨勢也是非常顯著。
從體量來看,家用產品的體量是最大的,家用空調整體的銷售規模達到3000億,占到整個冷暖產業近半壁江山,家用制冷的產品也基本上達到了兩成的比例;其次是商用和工業用的產品。從成長性來看,家用空調產品面臨比較大的調整壓力,不管是房地產還是消費信心都影響了我們家用空調產品的發展;而商用產品由于應用的多元化支撐了整個產業持續穩定的發展,包括商用空調,也包括商用制冷,現在是成長性非常高的一個產品。熱泵產品中,熱泵采暖在經歷了2018年的大幅度調整之后,現在已經出現恢復性增長。
【制造全景】集中生產全球營銷,中國制造奠定核心優勢
全球產業制造布局的一個關鍵核心因素是基于大市場,在布局過程中也包括了產品特點、裝箱特點、運輸還有貿易等一系列因素。家用空調產品布局的特點非常典型,它是集中生產、全球營銷的,亞洲集中了96.6%的銷售,最強大的是因為我們有75.9%的銷售市場給予了它最足夠的支撐。中國市場2019冷年整個生產占到了全球80%的比例。足夠大的市場是支撐我們制造最核心的原因,銷售占比達到了50.6%,同時在制造轉移的過程中,中國的企業和行業把握到了很大的機會,包括產業技術升級的優勢,構建了強大的供應鏈配套體系。客觀理性地看待,在整個產業規模優勢支撐的情況下,我們在整個產業制造端比如制造設備和基礎材料的研究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貿易全景】內銷驅動對外依存度較低,對美貿易戰直接影響甚微
從貿易的全景來看,可以清晰地看到核心的五大類產品里面完全都是通過內銷需求支撐的,家用空調和單元機因為它便于運輸所以出口的比例相對較高,達到了23%,其他的幾個產品都在10%左右。對美貿易的摩擦會對我們整個行業的影響從具體數據量來說是非常小的,以出口量最大的家用空調來說,對美貿易額也僅僅占到家用空調銷售額的3.4%。但還是有很多簡潔性的影響,比如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影響價值提升空間,進一步影響我們的消費力。另外,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企業出口產品更多依賴于美國,那么影響程度就會更高。
【區域全景】經濟人口最強力支撐,政策氣候等多因素影響
再看國內市場五大產品的區域結構,體現很大的共性特征,經濟和房地產商業的發展是這個區域市場最核心的動力,華東是我們整個五大類產品最大需求的區域。另外還有地緣氣候、消費意識等方面的影響,多聯機產品在華東地區特別上海地區對日系產品的青睞促進了整個多聯機市場在我們華東區域有近5成的銷售額。
【供應全景】強大配套體系成就中國制造優勢,政策與技術升級驅動產品結構調整
強大的供應鏈是支撐整個產業鏈發展的基礎,也是我們產業在線監控整個數據體系的核心和基礎。我們通過把握核心的部件的覆蓋,來監控整個行業的運行,它是一個具有客觀性和先行性的指標。同時,下游的整機行業發展也成就了供應鏈企業的全球優勢。整個轉子壓縮機預測2019年是2億臺的規模,空調、熱泵都是它應用的基礎。
在供應鏈體系里面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技術升級對整個產品的需求和推動,比如能效標準切換過程中,對IPM、MCU有大量的市場需求。政策方面,在煤改清潔能源的政策調整的因素下,套管和殼管換熱器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周期特征
對整個產業有了一個全景化的了解以后,就可以站在一個相對長的周期來看整個行業的發展。
【規模特征】發展成熟期趨勢分化,產品特性規模空間顯現
在2017-2019年的時候,三大白電行業的規模基本上都處于盤整階段,三個行業經過了多年的高速發展已經進入了存量發展或者是盤整階段,這應該是整個行業發展成熟周期的典型特點。在看到典型的共同特點時,還要看到產業規模的分化。在分化的過程中,家用空調的總體銷售規模是1.5億臺,遠遠超過了冰箱和洗衣機,冰箱就7千多萬,洗衣機六千多萬臺,這是由整個空調產品的典型特征決定的。空調產品的一戶多機包括多場景應用以及多功能系統的應用疊加,為我們提供了很大的潛在發展空間。
對比日本和中國城鎮的空調百戶擁有量數據,縱向看日本的百戶擁有量空調是272,遠遠高于冰箱和洗衣機市場。橫向來看中國空調的城鎮保有量是和日本遠遠有差距的,從這個市場空間來看,我們對整個中國空調的中長期發展還是持正向樂觀的判斷。
【品牌特征】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主力品牌全系列產品布局
我們對空調五個細分品類三個主力品牌十年的市場份額進行了對比。首先看到品牌集中度越來越高,幾乎所有產品都提升了10%以上的比例。同時從另一方面來說,以家用空調為主的品類實際上是加速布局全系列的產品線,例如多聯機增加了將近20%的結構比例。另外,以前在五大類產品里我們具備了很強的品牌特征,比如多聯機市場日系品牌占了領先優勢,但是現在三大品牌已經占到41%的結構比例。同時在空氣源熱泵里面,以前很多專業的熱泵企業在這里競爭,但是現在面臨來自綜合空調企業的挑戰。
【產品特征】圍繞用戶需求產品升級加速,政策標準促進結構演變顯著
對比十年來整個產品體系的變革周期也非常典型。以銷售額為計,家用空調的變頻比例提升了約50%;在單元機里,風管機的發展高于天花機的發展;多聯機方面家用的比例從5%到現在的接近一半;冷水機組中,磁懸浮離心機發展良好,螺桿機有十幾個點的下滑;空氣源熱泵中還有采暖的應用已經占到了60%。數據的對比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整個產品的技術方向,在技術方向的發展過程中其實是受幾個因素的影響,首先是政策因素有比較大的引導作用,如空氣源熱泵采暖,煤改清潔能源有一個很大的助力和促進。同時企業也能起到很強的引領作用,在整個變頻空調的演變過程中,雖然消費意識、供應鏈資源都起到一些推進作用,企業更是起到了積極的引領作用。
【能效特征】政策標準促進結構演變,產品間高能效差異顯著
在對能效數據的跟蹤過程中,發現能效的結構還要綜合考慮性價比和消費者的需求,現在主要還是以三級為主。不過在2009年到2018年,能效是不斷升級的,此三級和彼三級不是同樣的能效水平。同樣還看到不同產品有不同的能效等級的定位,以房間空調器的定速和變速來說,2018年在定速空調里面三級是最主要的,但是變頻空調里面很多企業都在加速發展高能效的一級產品。
【冷媒特征】不同產品差異化技術方案,中期現實方案與長期天然冷媒儲備
能效的變化實際上會推進整個冷煤的變化,對比十年來冷媒的變化也非常顯著。首先是R22的比例在大幅度收縮,轉子壓縮機R22的比例最早達到了60%,到了2019年僅是21%。但是不同產品的新冷媒切換的技術路線又不一樣,渦旋方面,R410的比例在迅速提升,但是在轉子壓縮機這塊,2019年R32的比例已經達到了39%。可以說對于整個環保冷媒的替代過程中天然工質肯定是未來發展的終極方向,但是在中期的過渡中還是有不同的選擇。
發展趨勢
剛才我們站在十年的周期去對比看了整個行業的發展,另外從規模特征、產品和技術方向也都呈現出非常典型的周期特征,接下來是分產品來看對整個行業的預測和判斷。
【家用空調】終端出貨不暢高庫存冷年承壓,新能效標準實施加速
家用空調2019初步預計整體的銷售規模是1.48億臺,同比大概下降了2.3%。我們對2020年的判斷基本上還是高位盤整,認為它在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和調整壓力。首先是庫存方面,我們初步統計2019冷年的庫存是4862萬臺。去庫存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過程,要達到去庫存的效果終端的消費量必須要高于企業出貨量。在2016冷年的時候曾經出現高速的去庫存過程,去掉差不多1400萬。所以在當前的庫存壓力下,我們認為2020冷年或者是2019冷年即使我們的銷售量規模能夠持平,整體的銷售額也會面臨比較大的挑戰。因為在這樣的高庫存壓力下,在能效標準切換的時間點上,還有目前品牌競爭加劇的壓力下,價格競爭是面臨挑戰的。
【商用空調】應用多元化支撐銷售規模平穩增長,多聯機離心機主要驅動力
中央空調是這幾年持續高速增長的市場,我們未來對2019年包括2020年整個商用空調的市場的發展還持比較樂觀的判斷,至少會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增長。在商用空調市場里要關注兩個點:第一,應用的多元化,除了關注房產、酒店等傳統應用以外,還需要關注軌道、數據中心多元化應用的一些機遇;同時在產品方面,需要關注的是多聯機商用產品和工程用產品的發展,特別是精裝修市場業態的發展,還有我們的置換市場帶來的一些機會。第二個需要關注采暖市場需求激發的兩聯供市場。同時關注節能產品的推進,比如磁懸浮產品的發展。
【熱泵熱水】規模持續低位盤整,關注商用及家用精裝修市場機遇
這幾年整個熱泵熱水一直是低位盤整的過程,沒有太大的增長。在整個熱水器市場,熱泵熱水是面臨多產品競爭的。在這個競爭過程中,電熱和燃熱相對高的性價比和便捷性對于熱泵熱水器有一些沖擊,熱泵熱水產品本身初期投資較高也影響了消費者的選擇。另一方面,中國城鎮市場的居住環境還有城鎮市場發達的燃氣管路鋪設都影響了我們對于單一熱水功能產品選擇的方向。但是在這個市場里,我們同時還要關注的是商用市場的增長,還有精裝修市場對整個熱泵熱水市場帶來的一些機會。
【熱泵采暖】規模調整后恢復性增長,此消彼長戶式風機拉動成長
整個熱泵采暖市場(不包括兩聯供產品)經歷了大起大落,2018年整個市場出現了大幅度的回調,2019年又有了恢復性的增長。我們對2020年的判斷是有小幅的下滑,但并不是特別堅定,因為還在看政策的推進。在這個市場里,三個細分產品有不同的發展路線,戶式水機在大幅度下滑以后會出現平穩持平的水平。最高的增長來自于戶式風機也就是熱風機的發展,2018年在經歷了670%的增長以后,我們認為可能還有72%的增長,今年總體熱風機應該超過70到80萬臺這樣的水平。工程采暖的增長差不多在18%左右,也許很多企業的感受有些許不同,特別是上游企業,我們的數據監控看到整機產品的銷售出貨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理想,但是這部分出貨很大部分程度是來源于前期的庫存,所以在生產端的需求并沒有這么大,供應鏈今年出現了比較大的下滑。
【舒適家居】以場景集成用戶多產品需求,多功能多系統復合應用
剛才關注了各個產品的機遇,在未來還需要關注的是整個多功能和多系統復合應用帶來的機遇。其實冷暖產品的組合已經成為了大家共同的選擇方向,所以基于消費升級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包括精裝修市場的推進,實際上是基于舒適家居產品的發展,已經成為了行業發展的趨勢和方向。我們在泛舒適家居的統計里面,冷暖戶風水風這四個產品總共的銷售規模已經達到了1千億。在這個體系里面需要依次構建我們產品的多功能性,企業需要構建產品的多體系性。對于空調企業來說,特別要關注的是兩聯供產品,不能單一的關注冷,還要關注未來持續發展的采暖需求。在采暖市場需求里面,實際上面臨著產品的競爭,在燃氣壁掛爐產品以及兩聯供產品的競爭當中,可以看到一些差異化的特點。首先燃氣壁掛爐有相對高的性價比和便捷性,空氣源熱泵是具備很高的節能優勢。在區域方面,燃氣壁掛爐更適合在城鎮市場,空氣源熱泵市場更多適合的是三四級城市甚至是高端別墅的應用。如果想在采暖市場有所作為的話,必須考慮冷暖產品也就是空調和我們采暖市場的組合。所以整個行業對兩聯供市場非常看好,從市場銷售規模來看也有直接的體現,2019年的銷售規模達到了15億,保持了35%的增長,我們預計未來幾年仍然保持較高的持續增長。
總之,中長期我們比較看好整個冷暖產業的發展,多場景應用還有多功能體系其實都支撐了長期發展的空間。短期整個行業還是面臨一定的調整與壓力,我們倡導理性地去競爭,同時也希望去把握住整個能效升級和消費升級創造的結構性調整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