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25日,2019中國暖通空調產業發展峰會在南京紫金山莊盛大召開。作為第十六屆面向暖通空調產業的專業盛會,本屆峰會以“冷暖智造·聚變新生”為主題,不僅規模大幅提高,更是首度聚合暖通空調完整產業鏈,全面升級打造的一場行業盛會。在深度鏈接權威資源的同時,全面把脈行業大勢。
會議現場
會議首日(9月24日),由產業在線攜手蘇寧易購聯合舉辦了首屆空調產業生態論壇,論壇以“全鏈驅動 綠色健康新生態”為主題,與會嘉賓共同就新能效標準、綠色健康空調發展趨勢等熱門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會上,來自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全國家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家用電器用主要零部件分技術委員會、蘇寧易購、產業在線、空調上下游企業共同發布了“中國空調產業綠色健康生態”聯合倡議,致力產業協同,共筑產業生態,共享生態價值。25日上午召開了本屆大會的主題峰會,下午是空調應用和采暖供熱兩場分論壇,晚上舉行了隆重的第三屆中國“冷暖智造”頒獎盛典。
新主題:冷暖智造·聚變新生
在25日上午的主題峰會上,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高等院校以及全國各地暖通空調產業上下游企業、經銷商等數百家企業共計400余人齊聚一堂,共同就暖通空調產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展開了深入交流和探討。大會開始,首先由中國節能協會秘書長宋忠奎、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朝暉和蘇寧零售集團副總裁范志軍做開場致辭。
宋忠奎秘書長指出,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在國家提出“打贏藍天保衛戰”這一政策后,散煤使用減少了,肯定要用別的能源進行替代,要通過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補的形式來促進經濟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的產品不斷創新,從技術到服務到銷售模式都需要創新。希望我們的企業在政府的領導下,通過協會、企業之間的真誠合作來共同促進產業的發展。
中國節能協會秘書長宋忠奎
張朝暉秘書長在致辭中表示,當前以人工智能、5G商用等為核心的新一輪技術浪潮已經涌來,引發的行業變革不可估量,本次峰會的主題是“冷暖智造·聚變新生”,會議結合能效之變、市場之變、技術之變并結合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上下游發展現狀共同就暖通空調行業的發展展開討論,我們衷心希望制冷空調行業的同仁們抓住機遇、積極進取、砥礪前行,在產業升級發展的新浪潮中占得先機,贏得長遠的可持續的發展。
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朝暉
范志軍副總裁指出,空調產業是我們創業的起點,作為家電渠道業的創始者,蘇寧見證了空調行業30年來的每一步的發展和成長。根據蘇寧易購最新半年度報告,2019年上半年空調品類增長17%,遠遠領先于行業,同時也表現出一些鮮明的趨勢,比如一級變頻渠道、智能空調、中央空調的強勁增長。預祝大家通過交流探討從不同的角度收獲更多的行業信息和觀點。
蘇寧零售集團副總裁范志軍
會議正式開始后,來自產研機構、高等院校的專家以及企業代表從不同角度就當前的政策標準、產業環境以及行業發展情況做了詳細解讀。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主任、教授于澤首先發表了《中國與世界經濟形勢分析》主題演講。于澤教授指出,中國經濟運行中的短期因素既有意料之外,也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是凈出口和房地產投資,情理之中的是金融業回暖和基建投資。中美貿易摩擦是影響出口重要因素。美方在貿易摩擦中更是對國內制造業衰落的政治回應。中國經濟有足夠韌性應對沖擊。在短期內,經濟面臨國際增長放緩、新興產業與服務業增速下滑、國內市場結構性下行的幾大風險,需要認真加以應對。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主任、教授于澤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研究員成建宏以《暖通空調能效標準研究進展》為題做了主題演講,他指出,2019年空調的能效有兩個變化,第一,以往是對量大面好的主要產品制定能效,現在逐漸擴張到其他的細分領域,包括汽車空調、冷庫冷藏和除濕機、制冰機等;再一個就是提高的幅度加大。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研究員成建宏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則從大數據角度對房地產發展與精裝修市場進行了精彩解讀,首先對當前房地產政策調控、市場走勢以及2020年趨勢判斷進行了具體介紹,同時基于房地產市場的角度對暖通空調產業的機會和風險進行了詳細分析。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
蘇寧家電集團空調公司&中央集成公司總裁王振偉發表了《智慧零售變革及空調行業發展趨勢》主題演講,介紹了智慧零售的行業發展現狀,并指出,如今的空調市場已經從存量階段過渡到增量階段,這個行業背景深刻地影響了空調的產品與渠道趨勢。產品方面,空調產品逐漸由同質化向差異化發展,這其中,智能空調和高能效空調成為兩大市場熱點。近幾年來,智能空調發展迅速,智能化率已經超過了40%。在蘇寧渠道,智能空調的占比已經達到78%,并且仍在穩步上升之中。另外,伴隨著新能效標準的出臺,高能效空調必將成為大勢,這在蘇寧渠道也可以看出,今年1至8月,高能效空調在蘇寧的線上渠道同比增長257%,線下增長也達到127%。
蘇寧家電集團空調公司&中央集成公司總裁王振偉
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分析師王宇的演講題目是《2019年下半年銅市運行趨勢分析》,他從供應端和需求端分析了家電行業的用鋼趨勢:一是現在單個家電產品的用銅量正在不斷減少,另外就是現在家電行業的用銅形勢將會從量變慢慢轉化為質變。
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分析師王宇
上午會議最后,照例是由來自產業在線董事長兼總經理楊潔帶來的重磅演講,今年的主題是《從全景視角看產業周期特征與發展趨勢》,她在演講中首先從全景視角對整個冷暖產業的發展現狀做了介紹;接著通過對2009到2019年十年的長周期數據對比,得出了行業中長期發展保持正向樂觀的結論,希望企業能夠把握住整個能效升級和消費升級所創造的結構性調整的機遇。最后對主要幾大細分產品的近期走勢做出了簡單預判,她指出,從今年到2020年,家用空調基本上還是高位盤整,中央空調將保持穩定增長,另外還特別指出未來要關注多功能和多系統的復合應用。以熱泵采暖中的兩聯供產品為例,預計2019年會達到15億的規模,未來幾年仍然將保持較高的持續增長。
產業在線董事長兼總經理楊潔
直擊熱點:兩大分論壇+高峰對話
下午會議分為空調應用和采暖供熱兩個分論壇同時進行,由暖通空調行業的專家及企業代表分別就暖通空調產業市場現狀及趨勢、熱點技術及應用等方面的熱點問題做了精彩分享和探討。
空調應用論壇開始,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分會會長羅繼杰首先發表了有關暖通空調技術發展與綠色建筑節能方面的主題演講。稍后,蘇寧易購集團中央集成公司運營中心總經理邢海東、青島海信日立空調系統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網絡與智能化部B2B平臺經理矯曉龍分別就《從智慧零售看舒適家電行業發展》、《中央空調智慧新時代》做了精彩分享;南京天加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戰略支持部經理趙凌驍、海爾中央空調方案研究院院長朱連富、廣東申菱環境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高級經理梁聰能也分別就超高效冷水機房系統集成方案、海爾磁懸浮中央空調產品與應用、工業與公建環境調控創新節能解決方案做了具體介紹。
空調應用論壇演講嘉賓
演講環節之后是精彩的高峰對話。對話以“能效及市場趨勢下的應用之變”為主題,由全國冷凍空調設備標準化委員會秘書長張明圣主持,頓漢布什(中國)工業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杜國良、廣東美博制冷設備有限公司副總裁兼國內營銷總經理李軍、青島海爾空調電子有限公司企劃部長姜海燕、西安慶安制冷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民、廣東申菱環境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高級經理梁聰能、北京工業大學教授李紅旗6位嘉賓對暖通空調2020年市場增速、房地產市場影響、新興熱門應用及細分潛力產品等方面進行了熱烈探討。
空調應用論壇高峰對話
采暖供熱論壇以“市場之變下的新生機”為主題,從細分領域出發,對暖通空調產業的最新熱點技術及應用進行了分享和探討。全國冷凍空調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馬金平首先從標準層面對熱泵產品的多元化發展進行了分享。浙江中廣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副總經理袁曉軍、珠海凌達壓縮機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謝利昌則分別就熱泵兩聯供技術的應用以及超低溫熱泵用轉子壓縮機開發及應用等方面同與會人士進行了詳細探討。山東福德新能源設備有限公司營銷中心總經理郭喜文、英特換熱設備(浙江)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陳龍、頓漢布什(中國)工業有限公司技術支持經理孟凡斌、GMCC熱泵產品開發平臺負責人張巍分別以空氣能行業商業模式、殼管換熱器與防漏水閥的創新設計及應用、新常態下空氣源熱泵的變與不變、熱泵采暖噴氣増焓壓縮機的二代平臺產品開發為主題發表了精彩的主題演講。
采暖供熱論壇演講嘉賓
采暖供熱論壇對話由中國節能協會熱泵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張學林主持,廣東芬尼克茲節能設備有限公司國內商用銷售總監陳雷、浙江中廣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樹前、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海爾熱水器有限公司新能源市場企劃總監于明龍、丹佛斯自動控制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區域市場經理李愛麗、東南大學教授張小松等嘉賓對空氣源熱泵行業2020年市場增速、細分潛力應用、商用采暖、家用熱水等細分市場突破點以及制冷劑產品用量趨勢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展望。
采暖供熱論壇高峰會話
當天晚上,舉行了盛大的2019中國“冷暖智造”頒獎盛典,頒獎典禮上揭曉了“金智獎”、“云智獎”、“創智獎”和“芯智獎”四大獎項,共計47家企業獲得了產業大獎。之后舉辦了隆重的“三花之夜”答謝晚宴,精彩的節目表演以及五輪大獎抽取活動為這一場精彩的行業盛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晚宴現場
本屆峰會由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中國節能協會傾情指導,產業在線主辦,蘇寧易購作為戰略合作單位給予了全面支持,海爾空調、海爾空氣能、中廣歐特斯、海立電器、三花智控、英特、凌達、奧克斯空調、海爾中央空調、長虹空調、中科福德、芬尼克茲、美博空調、志高暖通、美的暖通、申菱環境、南京天加、海信日立、麥克維爾、頓漢布什、TCL空調、海信空調、GMCC、慶安制冷、中航機電三洋、英華特、丹佛斯中國、巨化、金龍稀土、中化藍天、三美股份、華安、飛源等30余家企業也對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給予了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