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制造業進入“金九銀十”的訂單高峰期,各地用電量飆升,電力短缺問題日益嚴重?,F在全國多地區出現拉閘限電的情況,以廣東省為例,電力負荷創歷史新高,目前省內多地工業企業實行“開三停四”甚至“開二停五”。
多地出現電力緊張,有需求側的原因,也有供給側的原因。具體來看:一是從今年年初開始,動力煤價格一路飆升,現在的價格比年初時漲了一倍多,造成火電廠發電越多、虧損越多。二是火電之外的電力供應跟不上。比如水電大省云南,今年就遇上水量不足,機組利用小時數低于往年。國外情況也是一樣,美國的水電和歐洲的風電發電量都明顯低于往年同期。
? 限電對家電業影響幾何?
限電主要影響的是高耗能企業,幾乎所有生產原材料的制造商都受到了不小的沖擊。那么,具體到家電行業的影響有多大?產業在線為此采訪了從廣東到東北的家電制造企業,了解到家電行業的限電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表現:
從區域來看,目前只有東北和廣東部分區域的工廠生產受到影響,全國其他家電企業集中的區域比如安徽、山東、浙江等地區目前生產基本正常。
從企業規模來看,規模大的、在當地處于重要地位的家電企業,政府從用電政策上會給予一定傾斜,目前影響較小。相比之下,很多中小企業的用電形勢不樂觀。
從企業類型來看,整機企業的用電情況整體好于供應鏈企業。
總體來看,目前限電對國內的家電產業鏈影響有限,尤其是空調行業現在處于淡季,不用備庫。但是后續還待進一步觀察,尤其隨著冬天采暖季的到來,用電缺口將更大,我們預測未來將會給家電制造業帶來以下幾方面的影響:
一是成本方面。所有生產原材料的生產商幾乎都是高耗能企業,能耗雙控帶來的限電限產,導致原材料產能不足,這意味著生產商能為市場供應的原材料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從而會在市場中形成供不應求的局面,這也將會造成市場價格攀升難降。而原材料價格上漲勢必會引發制造業成本增加,從而導致終端用戶投資成本加大,不利于整體產業鏈的發展。
二是影響訂單交付,部分訂單會推后。尤其是中小出口企業,一方面受海運影響,出貨不暢,庫存積壓嚴重,現在限電產能跟不上,訂單交付壓力會進一步增大。
三是供應鏈企業受限電影響較大,因供貨緊張,部分配套短缺,最終也將影響到整機家電企業的產量。
四是10月份少數廣東空調客戶也有限電,已經影響了部分計劃中采購訂單的簽訂。
? 家電業如何應對?
限電限產的范圍正在不斷擴大,已經波及十余省份,截止9月29日,內蒙古、寧夏、上海等地區已經開啟“漲電價”調整。內蒙古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均發布了相關通知,規定8月后允許煤電交易價格在基準價的基礎上上浮不超過10%。上海市也發布通知,要求進一步完善“基準價+上下浮動”的電力價格機制,取消燃煤標桿上網電價“暫不上浮”的規定。
電價上漲無疑將直接導致家電制造業用電成本的增加。面對這樣嚴峻的局勢,家電行業會采取什么措施來應對?目前從企業反饋情況來看,應對措施主要是以短期手段為主。
一、進行錯峰生產。白班限電就改為夜班生產,晚上開工增多,調整整體生產和出貨計劃,優先保障能發貨的訂單。
二、租用柴油發電機。一些供應鏈企業和小的整機廠家開始租用柴油發電機,雖然可以解決當下的難題,但是因為發電機成本較高,至少是工業用電的兩倍,這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制造成本。
三、產能轉移。一些大的家電制造商在國內多個省份有工廠分布,部分企業計劃將產能在省際間進行轉移,從限電嚴重的區域轉移到目前用電情況相對良好的省份。
四、通過生產工藝降低能耗。家電企業現在也在積極探索降低能耗,生產線狠抓各種細節來實現能耗的降低。比如一些家電產品之前是絲印LOGO,整個面板需要用電來烘干,現在改成燙金,類似烙鐵印上去,又快又省電。
這些短期應對措施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企業的燃眉之急,但是要從長遠的、根源性層面來解決問題,也許會發現家電行業另外的機會。
? 展望家電業的儲能科技
深層次來看,全球電力供應緊張的背后,其實凸顯了電力系統一個至今沒有解決的短板,就是儲能技術。儲能技術不發達,相當于電力這個產品沒有“庫存”作為緩沖,任何一次供求關系的大幅波動,都會對電力系統造成沖擊。尤其是隨著全球的能源結構從傳統能源轉向新能源,這個短板會越來越突出。
具體到我們國家,能不能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關鍵也在儲能技術。今年7月份,國家發改委下發了一個《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裝機規模要達3000萬千瓦以上,這是目前裝機規模的將近10倍。四年增長9倍,給我們的想象空間非常大。
部分家電企業已經開始了行動。格力電器現在就正在借力已收購的銀隆新能源大力發展儲能業務。董明珠9月29日在其自媒體上發文表示,解決限電停產問題的關鍵是發展儲能,現在銀隆已經滿負荷生產,儲能設備供不應求。
未來的儲能技術,將以電化學儲能為主。電化學儲能,也就是以鋰電池為代表的各種電池技術,它的應用場景最廣泛,被認為是未來儲能技術的主流,會占到全部儲能的90%以上。
電池儲能跟家電行業又有什么關聯呢?
目前最直觀了解到的就是隨著儲能電池數量的增加,為電池降溫的設備,比如空調的需求將會呈現爆發式的規模增長。因為電池穩定運行對環境溫度極度敏感,過高或過低的溫度環境都將直接導致電池的充放電性能下降。提供穩定的環境溫度成為了儲能電站建設需要突破的技術難題之一。
儲能電站的空調設施
目前儲能電站空調規模還比較有限,但是已經有企業在這個細分領域深耕數年。產業在線也在密切關注儲能行業和儲能電站空調行業的發展,后續會持續關注并給大家帶來更多分享。
總而言之,面對此次限電,有人說是制造業的寒冬到來了,雖然家電業目前整體尚未受到大的影響,但是短期的陣痛將難以避免。如果放眼長遠,從短期、長期的角度雙管齊下,也許能抓住“陣痛期”帶來的機遇,打開發展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