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國際貿易形勢的風云變幻,政策不斷加碼,企業奮起直追,芯片的國產化替代可謂是快馬加鞭。從產業在線連續出版兩年的中國家電半導體研究報告來看,一系列催化因素之下,芯片國產化替代已經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 國產化進程加快,龍頭品牌崛起
受地緣政治沖突、疫情、通脹、加息等多重因素影響,家電半導體行業在經歷了2021年的高速增長后,從2022上半年增速開始回落,且結構性分化較為明顯:一方面,與普通消費電子相關的芯片需求較為疲軟,另一方面與汽車、新能源等相關的芯片需求較為旺盛,形成了兩極分化的局面。
但整體來看,隨著物聯網進程不斷加快,智能、變頻及網絡安全成為家電市場發展的主要趨勢,家電行業中智能變頻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帶動了家電MCU及IPM產品的需求增長。
據產業在線統計,2022年三大白電MCU銷售達到7.29億顆(不含空調遙控器MCU)的規模,在整機銷量大幅下滑6%的情況下,同比實現了0.5%的增長,其中國產占比從17%提升至22%。三大白電IPM銷售2022年達到2.88億顆,同比增長5.3%,國產IPM占比從15%提升至約30%。
2018-2022MCU/IPM國產化市場份額對比(按銷量)
目前整機廠商正在積極開展國產化替代,不過在結構上仍以低端產品替代為主,高端產品國產化率還亟待提升。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也意味著留給國產企業的發展空間非常巨大,一批本土企業快速崛起。士蘭微在其中脫穎而出,部分芯片產品已助力國產替代邁向了新臺階,成為了老牌外資芯片廠商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產業在線數據顯示,2022年士蘭微智能功率模塊(IPM)在三大白電中的使用占比已經達到27%,遙遙領先國內其他芯片廠商,并且打敗了眾多外資產品,產品質量、供貨能力、性價比以及可靠性得到了廣泛認可。集成電路方面,士蘭微的產品涵蓋了已經在手機、平板電腦、家電、汽車、光伏等領域已經實現批量供貨,正逐漸成為公司新的業績爆發點。
2021-2022IPM主要品牌及國產企業市占率對比(按銷量)
? 功率器件全產業鏈布局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士蘭微堅持IDM模式,打通了“芯片設計、芯片制造、芯片封裝”的全產業鏈,實現了“從5寸到12寸”的跨越,在功率半導體領域構筑了核心競爭力,已成為目前國內最主要的IDM公司之一。
功率器件領域,產品包含了MOSFET、IGBT、PIM、TVS管、FRD、SBD、穩壓管、開關管等產品。其中IGBT 單管、MOSFET份額均位列國內第一。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尤其是IGBT,在其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在汽車、光伏及儲能市場日益壯大的情況下,士蘭微IGBT、MOSFET成為公司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2020-2022年間,在變頻家電、風電光伏、新能源汽車、儲能等對標碳中和的主要領域,公司精準定位,快速發展,3年來分立器件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保持在30%-75%之間。
首先家電及工業控制變頻滲透率的不斷提高,為功率器件產品打開了增量空間,尤其是白色家電IPM,近幾年的出貨速度大增,已經趕超了不少老牌的外資企業。
其次在風電、光伏及儲能領域,據公司副董事長、CEO鄭少波介紹:目前公司已有產品在開始供貨,但整體IGBT產能還是緊張,2023年第一季度還將加大資源的投入。據了解,士蘭微在光伏領域IGBT為單管,主要與英飛凌第五代產品對標,公司緊跟風光裝機趨勢拓展新技術,將繼續在該領域實現國產替代。
在汽車領域,眾所周知,2022年隨著燃油車的購置稅的減半以及新能源車的崛起,汽車缺芯成了整個行業的共性,士蘭微憑借著IDM 模式的優勢,迅速對產能做出調整,2022年公司推出用于新能源車空調壓縮機驅動的IPM 產品,已在國內頭部汽車空調壓機廠商完成了批量供貨。目前公司的汽車級 PIM 也已批量出貨比亞迪、零跑、領克等整車廠商。
另外,作為與IGBT同類的功率器件,目前公司MOSFET主要分為三個品類:屏蔽柵TLVMOS、平面柵MOS、以及高壓超結MOS,電壓等級覆蓋30V~1500V。與IGBT不同的是,MOSFET由于高頻、驅動簡單、抗擊穿性好,主要用于中小功率場合,例如電腦電源、充電樁等。
士蘭微目前的SiC-MOSFET已送樣客戶,性能對標英飛凌等國際大廠,公司近年來晶圓產能不斷擴張,MOSFET出貨量也開始快速提升,目前出貨量已經進入全球前十,位列國內第一。
? 集成電路領域全面開花
隨著智能時代的來臨,智能家居、智能汽車、智慧城市等時代新概念層出不窮,為半導體廠商打開了一個新的增長空間。作為智能時代的大腦,高端智能集成電路成為了時代的香餑餑。
目前士蘭微在MEMS、PMIC、MCU、IPM等集成IC上均有布局,憑借著優勢突出的IDM模式,公司在2016~2021年五年期間集成IC收入復合增長率高達20%。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集成電路的國產化率更是低于功率器件,在全球結構性缺芯的情形下,士蘭微有望在集成電路領域再次助力國產替代。
MEMS是將物理或者化學類的機械結構傳感器與電子系統集成在一顆芯片上,讓傳統的傳感器實現外部信息獲取與交互的能力,賦予傳感器更加智慧的功能。受益于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發展,MEMS的需求量尤其是在手機和手環等消費電子、汽車電子領域表現得更加明顯。
目前MEMS傳感器主要以海外龍頭為主,國產替代空間非常廣闊。近3年來士蘭微MEMS傳感器收入同比增速幾乎均在90%以上,2022年受下游需求疲軟影響,增速暫時有所放緩.但值得一提的是,士蘭微的加速度傳感器在國內手機市場占有率已超過20%,位列國內供應商第一。
PMIC方面,士蘭微產品系列齊全,包含DC/DC、AC/DC電路、LED照明驅動電路等,其中針對智能手機的快充芯片組,以及針對旅充、移動電源和電車車充的快充系列產品,近年來出貨量快速提高。隨著PMIC在8寸、12寸芯片產線上的量產,產品成本在進一步降低。
目前全球PMIC市場集中度較高,參與者以TI、Infineon等老牌歐美企業為主,國內廠商份額非常微小。得益于ADAS的引入、汽車電動智能化趨勢,未來將有更多的傳感器和攝像頭嵌入汽車內部,推動PMIC市場規模逐步增長,而士蘭微也將從中分得一杯羹。
MCU是近幾年的非常火熱的產品,相對于8位MCU,32位MCU處理、運算速度更快,性能更佳,士蘭微32位MCU主要應用于三大白電、變頻器 、逆變器等領域,目前在主流白電企業中已經批量出貨。
從全球MCU產業來看,國產的市場份額很小,老牌外資廠商占據了近90%的市場。不過隨著政策的推動以及國際形勢的變化,國產企業在整機端的試用項目逐漸增多,也取得了更加豐富的經驗。士蘭微借助著可靠和穩定的供貨能力,另外在功率器件國產化的同步帶動下,在集成電路應用領域正全面開花,份額不斷增長,預計未來幾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2021-2022MCU主要品牌及國產企業市占率對比(按銷量)
在高端功率半導體領域,士蘭微亦在加速布局。公司募集資金投資年產36萬片12英寸芯片項目、SiC功率器件項目、汽車半導體封裝項目(一期),把握當前汽車和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的機遇,進一步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步伐,抓住國內高門檻行業和客戶積極導入國產芯片的時間窗口,擴大公司功率芯片產能規模、銷售占比和成本優勢,不斷提升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
大浪淘沙,在國產芯片廠商大面積崛起的時代,目前還未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各企業之間競爭激烈,快速搶占國產替代市場。目前來看,產品布局全面,產能爬坡迅速的企業更有機會吸納優秀的人才以及擴大市場優勢。在這條艱難的道路上,士蘭微與眾多芯片廠商一樣正激流勇進、奮楫爭先。
產業在線相關報告推薦:
《中國IPM行業應用市場年度研究報告【白色家電】》
《中國MCU行業應用市場年度研究報告【白色家電】》
掃碼聯系作者,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