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023冷年,尤其是春節過后,國內整個空調產業鏈市場不論是銷售端還是生產端都表現出了良好的走勢,直接推動了空調電機行業的超預期發展。據產業在線數據顯示,2023冷年中國空調電機總銷售41994.9萬臺,同比微增1.9%,其中內銷完成35043.5萬臺,同比增長4.2%;出口量達6951.4萬臺,同比下滑8.4%。
2019-2023冷年空調電機市場銷售規模走勢(萬臺)
2023冷年空調電機銷售市場基本呈現“先抑后揚”的特點。其中上半段,即2022年8-12月,整個空調下游市場進入調整階段,疫情發展持續影響市場正常產銷秩序,購銷兩淡的情況下,整機廠商對空調電機采購需求較為謹慎,企業多采取按單生產,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春節過后。
今年1-2月受春節假期影響,電機銷售出貨成全年“谷”值;3-7月,傳統生產旺季加之厄爾尼諾下的高溫助力,終端市場呈現一片繁榮景象,總體產業鏈生產受到提振,空調電機銷售達到全年“峰”值。全冷年總體來看,受上半段市場低迷影響,全年電機銷售漲幅不及整機。
內銷市場強勢復蘇,出口承壓下滑
從2023冷年空調電機內銷市場月度走勢來看,基本與下游空調生產特征保持一致。開盤首月,2022年8月在上年相對庫存較低的基礎上,電機內銷實現了小幅增長,隨后市場進入淡季。之后的四個月出貨行情陡轉直下,去年10月到今年1月份的出貨量都出現了同比下滑。直到春節后出現了大轉折,受春節錯峰及下游空調整機傳統生產旺季序幕拉開的雙重提振,2月空調電機出貨開始了一波長增長之勢,2-7月出貨量同比去年均呈增長態勢,其中除3月外,其余各月均是雙位數大幅增長。
2023冷年空調電機內銷與空調整機生產走勢對比
從空調電機出口節奏來看,傳統上,出口市場出貨主要集中在春節前以及節后的3、4、5月份,每年的8月份之后逐步進入淡季。但2023冷年在上一年高基數影響下,同樣受到海外高通脹以及庫存壓力影響,上半段同比呈下滑趨勢。2023年伴隨著海外電機庫存的消耗,需求逐步回補,2、3月達到全年最高峰,2月更是在春節錯峰的基礎上實現了23%的同比增長。盡管電機出口增速下半年有所回緩,但終端需求仍待恢復,最終全冷年仍以下滑8.4%收官。
細分市場表現亮眼,直流化趨勢逐步加強
直流電機憑借在能效、噪聲、壽命等方面的優越性能,近年來把握住了中國空調新能效標準實施、空調產品舒適性大幅提升的市場機遇,銷售規模全面擴大。尤其是國內空調市場,直流電機替代交流電機占比逐年增長。據產業在線數據顯示,截至2023冷年結束,空調直流電機國內銷售出貨已突破20000萬大關,在總體空調電機內銷同比增長4.2%的情況下,直流電機增幅高達18.9%,對行業增長起到絕對的支撐作用。
對比近年的直流電機國內銷售占比也不難看出,自2021冷年在能效升級的大背景下進入一個替換高峰后,到2023冷年結束,國內直流電機占比已達57.7%,相較于能效升級政策發布前的占比增長幅度超過25%。
2021-2023冷年直流和交流電機市場份額對比(按內銷量)
出口市場中的直流占比在2023年也有穩步提升,相較國內,海外每個國家能效標準存在較大差異,但整體能效標準受“雙碳”經濟導引,都在處于穩步提升的狀態。截止2023冷年結束,空調直流電機出口銷售維持在3400萬臺,相較上個冷年有1.4%的下滑,但下滑幅度要小于行業整體。
目前,隨著空調銷售旺季的結束,企業排產與終端零售也趨于平緩。在2024冷年開盤之際,各下游整機企業也在逐步推出新冷年開盤政策,但就目前企業發布情況來看,大部分企業主要以結構升級為主。加之我國空調行業已經正式步入“存量時代”,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一、二級變頻產品,產品競爭的焦點和重心在逐步上移,而空調整機企業變頻化、智能化與舒適化的研發設計令空調電機在內銷市場中的直流產品發展更加迅速。
由此,產業在線預計新冷年空調直流電機在總體空調電機行業中的占比將進一步提升,到2024冷年結束,國內市場的直流電機占比或將超過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