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4年初開始,空調國內出貨竿頭直上,月度數據不斷刷新記錄。但從3月份之后空調零售終端銷售難有起色,壓力節節攀升。
“此消彼長”之下,行業庫存激增千萬再創歷史新高,產品價格已經步步走低,而更劇烈的價格戰借著“618”的促銷似乎箭在弦上……
與此同時,快速上漲的銅價已逼近8萬/噸,伴隨淘寶天貓的618第一波促銷活動結束,家用空調的價格走勢撲朔迷離……
促銷降價硝煙四起 零售依然不力
相對于上個冷年的倉促應戰,2024冷年空調企業可謂是準備十分充分了,至少從庫存備貨上來看是如此。但是,二季度以來的天氣狀況似乎并不如人意,尤其4月和5月,南方普降大雨,造成空調市場銷售不理想。據產業在線調研,因天氣原因影響,五一期間全國零售市場銷售不佳,很多區域都是雙位數下滑,主力市場華南和華東的銷售壓力都很大,經銷商叫苦不迭。
截至5月28日24點,淘寶天貓的618第一波促銷活動結束,目前來看全國天氣對空調銷售并沒有起到顯著的拉動作用。
降價是刺激市場增長的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手段。據產業在線調研,今年一季度在優惠較多的開盤政策拉動下,出貨價格雖然有下降,但還算平穩。二季度以來,隨著銷售壓力陡然增大,已經有部分企業調整了機型價格。有些品牌的起步價格已經下探到1700元,不乏有個別機型的價格甚至低于成本價。同時,部分中端機型的價格也在下探,如一些帶新風功能的型號,降價幅度約在10%左右。
據網絡公開信息顯示,“618”第一波銷售開啟之后,家用空調的價格降幅和覆蓋品類都有加深和加大,相對來說一些低端機型的降幅更大一些,常規機型大多降幅在5-10%;如果疊加“以舊換新”活動,價格降幅達到雙位數,約15%上下。在年中最重要的大促期間,還是出現了階段性的價格競爭。
促銷力度很大,但是對市場的拉動作用卻比較有限,大部分企業反饋目前銷售表現依然不佳,以舊換新也沒達到預期效果,甚至有部分企業的營銷中層都被換掉了。雖然從行業層面來看銷售壓力依然很大,但還是有些企業相對表現較好,比如美的、格力、小米等。這些企業的綜合實力較強,在價格有一定讓渡的空間下品牌影響力更能凸顯。
銷售不好,天氣是一大主因,從背后深層原因來看,消費不足、地產低迷都是影響因素。“618”活動進入6月還有第二波,另外天氣也存在變數,還需要時間觀察再下最終結論。
價格走勢是否還會更加內卷?對于這個問題,部分企業反饋現在行業銷售壓力依然很大,價格是不是還會再降說不好。不過目前龍頭企業銷售情況尚可,價格定位穩定,對行業大局的穩定起到關鍵作用。
高預期高庫存 品牌競爭升級
降價的背景是行業的高庫存。自2024開年以來,家用空調一直處于高排產、高庫存的狀態。據產業在線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4月底行業總庫存已經達到5776萬臺,比上個冷年結束時增加了1200多萬臺。盡管這一期間空調的終端銷售一直比較低迷,但企業還是按自己的目標節奏在積極推動生產備貨。
造成行業如此高庫存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其一是行業對于2024年普遍的高預期,認為今年高溫天氣仍能持續,上個年度的銷售熱潮仍將持續到今年,但實際上終端表現差強人意;
其二是品牌競爭激烈,特別是腰部品牌內卷嚴重,尤其一季度通過優惠政策推進開盤,進行渠道壓貨,都想從市場大蛋糕中多搶一些市場份額;
其三是對上游配套資源和銷售渠道資源的爭奪,刺激企業生產和備貨節奏提前,造成庫存的快速累加。
激增的庫存和低迷的零售,在企業高增長目標的加持下,使得行業的競爭持續升溫,價格的下行也難以逆轉。所幸的是龍頭企業整體上價格波動幅度有限,這為穩定行業產品價格體系,維護競爭環境起到了較為關鍵的作用。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當下的庫存水平確實已偏高,據悉,因為高庫存和高成本,已有個別企業做出了調整。
關注風險 立足長遠發展
當下的家用空調市場,除庫存畸高的風險外,還面臨著制造成本上升的風險。銅價從3月中旬開始上漲,目前價格已超過8萬元/噸,給空調上下游生產企業均帶來了成本壓力,一些機構預測這也許將是空調制造成本第三輪周期性上漲的開始。
雖然是否還會繼續上漲還不能下定論,但目前的價格對空調成本已經構成較大壓力。
成本向上,產品價格卻背道而馳。從內外銷價格走勢來看,空調出口均價已經持續20多個月都處于同比下滑當中。其中,內銷均價由于結構的調整,2023年穩中有降,2024年在一系列開盤優惠政策下,到年中依然在下行。
在這樣的背景下,產業在線認為:結合目前國內經濟依然處在通縮的發展困境,國內消費力的恢復仍需要時間和政策刺激,房地產的成交和投資尚未有好轉,價格作為利器可以適度使用,但要注意度的把握。
2019年的價格戰,國內市場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才逐步恢復過來,前車之鑒不能忘,企業更應該立足更長遠的和更健康的發展:一是合理規劃產品價格策略,保持自身整體價格體系的穩定,促銷節點當中一些低價機型只作為引流手段。二是需要考慮自身經營情況,堅持在產品和營銷上的長期主義,而非只關注短期銷售業績的達成。
總而言之,希望在市場復雜多變的2024年,空調企業警惕風險,保持理性競爭,共同維護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