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產業在線監測顯示,2024年6月家用空調生產1838.6萬臺,同比增長4.6%;銷售1894.0萬臺,同比增長3.6%。其中內銷1056.8萬臺,同比下滑15.8%;出口837.2萬臺,同比增長46.1%。截至6月底工廠庫存同比下降1.0%。
本月內外銷市場表現背道而馳。一方失衡總有一方靠近支點,當前,國內市場需求在地產、消費以及天氣等多重影響下難達預期,外銷市場再次承擔了中國空調產業穩定向上發展的平衡器。
內銷終端“腥風血雨”,庫存、價格、天氣是三大元兇
國內市場,618對于消費者來說是一年一度的囤貨大季,對于商家和平臺來說則是一年更比一年卷,但是又不得不卷的大坑。今年618的“坑”,似乎比嫦娥六號拍到的月球還要凹凸不平。
今年618開始的早但是結束的“慘”,在消費不振的大環境下,過高的庫存儲備必然會引起價格戰的腥風血雨,疊加上天氣的不給力、房地產市場蒙塵,旺季不旺再次出現在了疫情結束以后。
回顧歷史上價格戰出現的原因,都是需求端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下滑。從目前了解到的線上線下價格來看,618期間家用空調平均價格普遍處于低點,618結束后略有回升但仍低于前期。價格戰的打響是多種因素使然,雖然大家對本輪降價有心理準備,但仍然是超出了預期,對于多數企業而言,卷價格就是在虧錢折損收益。當下價格戰帶來的余痛仍然影響著行業和市場。
從產業在線最新發布的排產數據來看,7月、8月內銷排產都處于下滑通道中。當下企業只能寄希望于金九銀十,預計9月內銷在持續下降4個月后,再度轉正。
當然6月份的內銷低迷也與天氣有關,618期間三伏天還未到,南方7月份才開始出現高溫天氣。預計庫存未來還是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消化,但是很難達到預期,因為天氣對于空調銷售的影響在減弱,人口、地產等影響系數在加大。當下房地產市場仍未明朗、大環境仍舊低迷,對于企業來說適當降低市場預期,更專注于產品本身將是減緩陣痛的唯一止痛藥。
出口規模高歌猛進,歐美市場觸底回升
進入6月,出口市場依然保持較強的增長韌性。家用空調出口從年初以來表現一直超出預期,歐美市場觸底回升,新興國家貢獻了大部分增量,新興市場的增長和我國家電出口的增速基本同步。從主要新興市場的需求環境來看,其實多數市場的內需不算景氣,中國出口的增長更多來自于國內家電品牌的競爭優勢。
競爭有利有弊,供應過強導致了一定程度的價格內卷。從2023年到現在,家用空調的出口均價一直處于下滑通道中,即使今年在海運價格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出口價格仍然處于下降趨勢。
從主要區域表現來看,北美家電市場整體從筑底轉向被動去庫,多方跡象表明,美國去庫存周期基本磨底結束,進入主動補庫階段,因此今年北美市場空調出口推動較為順利。東南亞和中東等市場在高溫刺激下,需求有爆發的趨勢。
總體而言,整個上半年的家用空調出口都表現出超預期增長,空調企業也在內銷低迷的情況下紛紛轉戰外銷市場。產業層面,國內產能持續擴張,而有效需求依然不足,導致國內工業品價格持續下跌,為出口企業帶來了更強的成本優勢。預計空調出口的火熱局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