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天賜材料發布機構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主要內容記錄如下:
1.公司2024年上半年經營情況介紹?
根據公司2024年半年度報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4.5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7億元,同比下降81.5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1.86億元,基 本每股收益為0.12元/股。
受行業上游材料的價格波動以及下游需求不足導致開工率降低等因素影響,行業普遍處于盈利周期底部承壓狀態,競爭持續激烈。報告期內公司電解液產品價格及單位盈利有所下降,在此背景下,公司堅持以“一體化”與“國際化”為核心發展戰略,穩步推動公司核心原材料產能自供比例的提升以及海外產能建設進度,同時逐步推進及落地虧損業務的扭虧計劃,核心產品競爭力仍然保持較好態勢,銷量持續增長,在行業普遍承壓的情況下,仍然保持較好的產品競爭力,維持在領先的毛利水平。
2.公司通過什么策略來提高電解液的市場份額?
一方面將通過與核心客戶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方式保障出貨量,另一方面則通過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鋰及LIFSI的外售來提高市場份額。
3.公司六氟磷酸鋰產品的產能規劃及投產節奏?
公司目前的六氟磷酸鋰產能已能滿足自用及市場外售的需求,在建項目的產能會根據市場需求情況靈活調整。短期內會以改造舊的生產線來達到提升產能的目的,以減少資本開支。
4.電解液盈利水平如何提高?
一方面通過提高材料的開工率達到降本的目的,另一方面將通過材料的持續工藝改進,重點推進添加劑等電池基礎相關重點材料的降本措施,進一步提高公司電解液產品的盈利水平。
5.歐洲市場的需求預期以及新電池法案的碳排放要求對公司的影響?公司將如何應對?
需求方面,公司認為歐洲市場現階段的增長預期相對緩慢,預計在2026年底或2027年迎來比較大的需求量增長;歐盟的新電池法案對產品的碳排放有相對嚴格的要求,作為電池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材料環節,公司也積極響應,重點開展工廠碳排放盤查、產品碳足跡評估等相關事項,同時加大對綠色技術的投入,通過生產工藝的改進、生產環節的節能減排減少碳排放,促進產業綠色發展。
6.公司認為電解液行業出清的節奏如何?
目前除了行業的頭部企業外,其他廠商普遍都處于開工率較低的狀態,這部分落后產能并不具備明顯的成本和規模優勢,隨著行業盈利水平逐漸見底,同時疊加各六氟磷酸鋰廠商的新產能投放節奏放緩,公司認為電解液的出清節奏會隨六氟磷酸鋰行業的出清而加快。
7.上半年新型鋰鹽LIFSI的添加量情況以及后續的產能規劃?
上半年LIFSI添加量維持在2%左右,目前公 司產能已能滿足電解液生產自用,且產線開工率不高, 公司會通過外售來提高產線開工率,同時在建項目也會根據市場的需求調整投產節奏。
8.公司目前在建工程主要包含什么項目?
主要包含年產30萬噸磷酸鐵項目(二期)以及鋰離子電池基礎材料如:二氟磷酸鋰、添加劑等核心材料的建設項目。
9.公司在全固態電池的技術路線怎么選擇?
目前公司以硫化物的技術路線為主,主要配合電池頭部客戶做材料技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