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在線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10月家用空調生產1405.7萬臺,同比增長48.0%;銷售1286.9萬臺,同比增長37.9%。其中內銷出貨628.9萬臺,同比增長24.1%,出口658.0萬臺,同比增長54.3%。
10月份生產及內外銷規模均較上月實現了大幅提升,內銷市場受“國補”和雙十一大促推動影響,逐步向好發展;外銷市場除了當季訂單外,部分海外客戶備貨提前,訂單前置,銷售火爆。
內銷:雙十一疊加“國補”,市場回暖向好
內銷市場受到國家“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的推動,在9、10月份迎來了回暖向好,同時也有雙十一大促活動提前啟動拉動,雖然在直播普及化的今天,電商大促帶來的影響在逐漸減小,但今年疊加“國補”,為市場帶來了更多的生機。
有不少企業反饋,國補之下產品結構升級很明顯,一級能效的高端產品增長較好,尤其4000元以上的掛機以及9000元以上的柜機增長都更為突出。但總體來看,今年以來內銷市場相對低迷,給空調企業帶來很大的打擊,國補政策對于規模化企業更為友好,但對于一些不能滿足“國補”申請條件的小品牌以及經銷商,在價格內卷之下,腹背受敵,面臨洗牌出局的危機。
從排產數據來看,“國補”對內銷市場的拉動是相當顯著的,四季度分月排產呈現遞增趨勢。
外銷:關稅影響有限,訂單前置引爆銷售
美國大選是近一段時間全民關注的熱點話題,四季度空調海外備貨高漲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特朗普當選前宣稱美國對外關稅提升的影響,不過總體而言預計對我國家電企業影響有限。
1)從市場份額來看,美國市場占我國家電企業收入的比例有限,且家電主要龍頭公司在海外的產能布局較為完善。
2)從供應鏈角度來看,我國家電產能短期難有替代。因海外供應鏈體系成熟度遠低于我國,短期內美國也難以找到替代性產能,預計對中國產能依賴度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不會減小。
3)從企業盈利來看,關稅政策落地情境下,對家電公司實際利潤影響可控。中國家電出口競爭力是立足于中國完善的產業鏈與制造業成本優勢,大部分頭部家電企業海外產能布局完善。由于短期內中國供應鏈難以替代,我國家電企業的成本轉嫁能力較強,預計美國關稅對我國家電企業的影響有限。
綜合來看,我國家電企業的美國OBM業務敞口有限,而海外市場需求增長目前看是“前途無量”。從產業在線排產數據來看,外銷排產增長更為猛烈,除了當下訂單外,海外市場即將迎來大促,亞馬遜宣布2024年的Black Friday活動將于11月29日啟幕,”黑五“的加持,也是促進出口排產增長的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