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總投資96億元的多氟多宜化華中氟硅產業園項目,在宜昌高新區白洋工業園開工。“依托宜昌磷化工產業集群伴生氟、硅等資源,分期建設不少于10個高端新能源材料和電子化學品項目。”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年益在開工儀式上表示。
磷化工作為宜昌傳統優勢化工產業,怎樣延伸出氟硅產業鏈?
氟硅酸,是氟硅產業最主要的生產原料,它在磷酸濃縮和反應過程中會副產出來。在白洋工業園,磷化工產業集群初具規模,宜化磷化工項目和邦普宜化項目投產后,每年濃縮和反應磷酸80萬噸,副產4.8萬噸氟硅酸,“量大管飽”,能滿足氟硅產業生產所需。
“我們與宜化集團共同開發、綜合利用氟硅資源,氟硅酸加工成無水氟化氫,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發生產新能源材料和電子化學品等產品。”來自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部門的薛家鑫告訴記者。
目前,國內無水氟化氫年產能約240萬噸,其中95%是從螢石中提取和加工。“用氟硅酸加工無水氟化氫,相比從螢石中提取,每噸生產成本可以從11000元降至6000元左右。”宜化集團氟化工項目指揮長鄒爽介紹。
宜化集團在“關改搬轉”過程中,通過實施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在宜昌高新區推進系列項目建設,具備良好的產能和成本優勢;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全球氟化工龍頭企業,在新能源、新材料、電子化學品方面具備較強的技術和市場優勢,雙方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最終促成了多氟多宜化華中氟硅產業園項目落地開工。“這標志著宜昌化工邁上了氟硅新材料產業新賽道,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有力支撐。”宜昌市經信局化工科周昀表示。
據了解,項目一期主要規劃有6萬噸無水氟化氫、2萬噸電子級氫氟酸、3萬噸無水氟化鋁、2萬噸六氟磷酸鋰、高純四氟化硅等,其中電子級氫氟酸在半導體、芯片行業廣泛應用,六氟磷酸鋰則是新能源電池的主要材料之一,市場前景看好,也為產業鏈進一步延伸奠定了基礎。
在延伸氟化工產業鏈的同時,多氟多宜化華中氟硅產業園還計劃建設甲硅烷、乙硅烷等電子特氣,以及硅碳負極、磷酸錳鐵鋰正極、鋰電池、儲能等項目,進一步發展硅化工產業鏈。
“一噸氟硅酸只值一兩百塊錢,而利用氟硅酸生產下游氟、硅新材料產品,每噸價格可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鄒爽介紹。多氟多宜化華中氟硅產業園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