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拉開帷幕,“兩新行動”政策依然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重要發力點,旨在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接受央視財經專訪時表示,截至2024年底,格力已累計拆解處理廢舊產品6800萬臺(套),2025年要在“以舊換新”形成一個很好的制度體系。
董明珠:10年前的空調比現在的新空調一年要多花1000元的電費,10年可以節約10000元。無論是社會資源需要,還是從個人消費的成本需要,消費者都應該換。實際上以舊換新應該成為一個常態,因為技術在不斷升級。
在“以舊換新”政策的帶動下,2024年1月至10月,中國家電行業累計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58萬億元,同比增長5.1%,利潤總額增長7.1%,達1338億元。格力電器2024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也實現9.3%的同比增長。
總臺央視記者 張偉杰:2025年,“以舊換新”的政策還會延續,您對這項政策的執行有什么建議?
董明珠:從制造業角度講,我們覺得“以舊換新”要形成一個很好的制度體系。
董明珠說的制度體系是指廢舊家電拆解和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國務院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指出,要完善廢舊產品設備回收網絡,并提出到2027年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30%。董明珠說,在開展“以舊換新”時,他們會同步把消費者淘汰的產品回收,到2024年底,格力已累計拆解處理廢舊產品6800萬臺(套)。
董明珠:我們收回來的空調要全部報廢、回爐再造,把有用的東西重新提煉成為一個原始的產品。
董明珠:我們建了6個再生資源公司,前期投資了很多,都不賺錢。要全產業鏈都處理好,成本很高。舊空調從消費者家里換下來,再運到工廠的過程也有成本。但不能因為成本高就放棄,還是要堅持去做這件事。如果以舊換新的產品再拿到二手市場去賣,就會存在巨大的隱患,比如火災、短路等。如果一定要成立二手市場,必須有有效的監督機制,對產品進行二次評估。
董明珠說,“以舊換新”不能單純依靠政府補貼,企業也需在產品研發上不斷創新,滿足消費者對于高品質、綠色智能家電產品的需求,激發消費者的換新欲望。
董明珠:原來用的是硅基片,現在用的是碳化硅芯片,穩定性更好。目前大型機組,如離心機、傳統的家用柜機,已經開始全部用自己的芯片。更重要是有了技術以后,我們對產品的控制能力更強了,給消費者帶去的是更加節能的產品。
這些碳化硅芯片來自格力電器最新投產的第三代半導體芯片工廠。這家工廠制造的碳化硅芯片,在空調等家電生產中已經大規模應用;另一些規格的芯片也正在開展測試驗證,有望在2025年,在光伏逆變器、電動汽車等新能源領域投入使用。
董明珠:我們實際上在2015年就開始謀劃研究芯片。我們現在從設計到制造到封裝到最后提供完整的產品,全鏈條已經完成。與之前的壓縮機、電機一樣,在芯片上,格力電器也走的是一條“自研、自建、自產”的道路。
董明珠:我們覺得驕傲的是人才是自己培養的,格力電器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我們在專業領域培養的這些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他們在這個平臺上通過學到的東西,在實踐中打磨,不斷地升級。
總臺央視記者 張偉杰:這些年,外界一直對格力造芯有著不同的聲音,您是如何看待這種聲音的?
董明珠:我覺得別人聲音不關鍵,因為沒有走進格力,他根本不了解格力,他只是憑感覺在對格力發表言論。但是我們要堅定自己的信念,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國家需要、企業自身發展、消費者品質需求需要,就必須要堅守地干下去。
董明珠說,十年前投資布局半導體,目的是為順應家電行業智能化發展的趨勢,也構建企業增長的新曲線,通過研發、質量、產品,而非單純的價格去參與市場競爭。
董明珠:要打造中國走向世界的品牌,唯一能贏得世界尊重的就是質量和技術先進性。
展望2025年,董明珠認為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在加深,部分企業生產經營也面臨困難挑戰,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企業最重要的是堅守,不斷地去創新。